传染病种类及报告制度

目前法定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11种。2008年增加“手足口病”,2009年增加“甲型H1N1流感”。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2009年)。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5月)。

报告时限:

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后—2小时。

2、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

报告范围与标准

1、传染病:

病名

发病或死亡人数

时间

 

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

发现1例及以上

1周内

 

同一学校

职业性炭疽

发现1例及以上

1周内

同一学校、集体单位

皮肤炭疽或肠炭疽

发现3例及以上

1周内

 

2、食物中毒:定义,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1)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2)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职业中毒: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病变。如一次事故性有毒气体泄露引起的人员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 人及以上的。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是指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

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应当报告的事项,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及职责

职务

姓名

联系电话

  

组 长

刘和忠

18604499777

指挥组织协调

副组长

吴延红

15568900158

指挥组织协调

孙万臣

18686620777

保障所需各种物力及车辆

成 员

孙一平

15704481327

组织领导各分院学工工作,确保相关通知精神和实施方案落实

张晓一

18143100818

负责全校预防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宣传工作

董春梅

13844838919

负责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

 

13578761818

后勤物资保障及突发事件具体实施和落实工作

王卫英

13596058205

负责食品卫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具体落实和实施

 

15568900006

负责学校安全消防保卫工作

管爱华

18604308567

负责土木工程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和上报工作

王浩强

17790054269

负责公共艺术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并上报

张喜希

15568900058

负责交通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并上报

张年友

13596191968

负责城建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并上报

 

15568888208

负责管理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并上报

穆长青

18744198088

负责电气信息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并上报

谯炜华

13604426306

负责建筑与规划学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处理并上报

 

13578879289

负责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方案的制定